随着第四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公示,各地已经把扶持、培育、招引“专精特新”企业,助力企业驶入“专精特新”快车道作为当下工作的重点内容。
近期,天眼查发布《全国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通过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地域分布与产业结构、投融资情况等进行梳理解析,为各地加速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催发城市生长力提供参考。
一、经济大省是“小巨人”诞生沃土
《报告》显示,全国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注册地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多集中于华东地区。其中,浙江、广东、江苏、山东等产业基础更好的经济大省是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聚集的主要省份。
从之前评审公示名单来看,浙江省(含宁波市101家)有603家公司上榜,稳居榜首,广东省(含深圳市276家)以448家企业位居第二,江苏省425家位列第三。山东省(含青岛市54家)和北京市紧随其后,分别以402家和334家位列第四和第五名。综合来看,排名前五的省市所拥有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占全国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量的一半以上。
全国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分布情况
从行业分布来看,全国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占比达65%。其次是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占比14%。研究和试验发展、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位列其后,分别占比9%和4%。
在科技创新与技术含量的硬科技时代背景下,“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多倾向于制造业和高科技领域发展。
二、投资机构青睐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
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8月18日,全国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共有1862家发生5257起融资事件,发生过融资的企业数量占比约43%。
从融资类型看,定向增发最多,一共发生1110起。另外,天使轮发生314起,A轮790起,B轮412起,战略融资485起,IPO上市234起。
全国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融资事件区域分布
从融资企业数量来看,浙江省最多,共有246家,北京市234家排名第二,广东省以232家位列第三。江苏省(227家)、上海市(142家)、湖北省(113家)、山东省(104家)紧随其后。从融资活跃度来看,北京(70.06%)和上海(57.96%)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融资活跃度明显更高。
值得一提的是,企业融资次数在10起以上的企业一共有19家,仅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和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领域的企业就有8家,占比超过4成,由此可见,投资机构更加关注数字经济和先进制造业。
三、专利信息是企业成功秘籍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的佼佼者,这些能在细分市场占据领先地位的中小企业,背后成功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秘密武器——“专利信息”。
《报告》显示,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创新性强,研发投入高,企业平均研发经费占营业收入比重10.4%,平均拥有I类知识产权16项、发明专利14项。而此前我们发布的《解码“专精特新”企业十强城市成长秘籍》文章中也显示,专精特新企业数量与GDP呈现正相关态势,位于北京、上海、成都、天津、深圳地区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专利数量大于600项的比例更高。
为更好地助力培育和支持“专精特新”企业,《报告》还结合“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优秀地区的成功经验,从营商环境、生态构建等方面提出建议:
进一步发挥经济大省顶梁柱的作用,带头完善具有地域特色的梯度培育体系。
鼓励“专精特新”企业的研发投入、市场投资和数字化转型。
加大金融机构和产业资本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支持,鼓励推进更多符合条件的优质中小企业上市、挂牌融资。
目前,国家已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引领更多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推进创新形成核心竞争力。相信未来也会有更多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强链、补链、稳链上发挥作用,最终发展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撑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