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社会用电量8637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6%。
分产业看:
◆ 第一产业用电量114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4%;
◆ 第二产业用电量5700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
◆ 第三产业用电量148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4%;
◆ 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336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8%。
截至2022年12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25.6亿千瓦,同比增长7.8%。
2022年,全国可再生能源总装机超过12亿千瓦,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装机均居世界首位。
其中,风电装机容量约3.7亿千瓦,同比增长11.2%;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3.9亿千瓦,同比增长28.1%。
2022年,电网工程建设投资完成5012亿元,同比增长2.0%。
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建设投资完成7208亿元,同比增长22.8%。其中,水电863亿元,同比下降26.5%;火电909亿元,同比增长28.4%;核电677亿元,同比增长25.7%。
近年来,受“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中国对非洲电力投资的不断扩大,中非合作领域也随之拓宽,迎来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契机,同时也涉及更多政治、经济、社会议题,遭遇到来自各方面的严峻风险。

目前,相关部门已经发布了部分“十四五”能源及电力发展目标、“互联网+”智慧能源行动计划等,也出台了智能电网发展指导意见、配电网改造规划等。
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
2023年中国发电装机容量将达25.5亿千瓦,2025年将达28亿千瓦时。
电缆宝分析,近年来,我国电力行业快速发展,行业规模也有较大提升,在5G、物联网等高新技术的影响下,中国电力行业已经步入转型升级新阶段。
中国各地新能源产业多元化发展趋势,传统的风电、光伏基地地区积极布局储能、氢能等产业,构建多能互补的产业格局。水电建设总体规模不大,主要集中在抽水蓄能电站,各地电网建设迎来新一轮热潮。
中国电力发展已进入转方式、调结构、换动力的关键时期。虽然电力改革全面推进、成效显著,但接下来的电力改革将逐步进入攻坚克难、啃硬骨头的深水区。
随着中国电力快速发展和持续转型升级,大电网不断延伸,电压等级不断提高,大容量高参数发电机组不断增多,新能源发电大规模集中并网,电力系统形态及运行特性日趋复杂。
特别是信息技术等新技术应用带来的非传统隐患增多,对系统支撑能力、转移能力、调节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给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严峻考验。(来源:电缆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