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14日,习近平在陕西省榆林市考察时,前往中共绥德地委旧址,仔细察看旧址布局和部分复原场景,参观有关专题展陈。习近平指出,回顾这段厚重的革命历史,老一辈革命家坚持“党的利益在第一位”,坚持“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坚持“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有着重大教育意义。
绥德历史久远,素有“天下名州”“秦汉名邦”之誉,也因地理位置独特,成为陕甘宁边区的北大门。这片黄土地上出土过商周青铜器、东汉画像石等珍贵文物,又燃烧过革命的熊熊烈焰。中共绥德地委带领52万绥德分区群众建立和巩固模范的抗日民主根据地,为抗日战争的胜利谱写下了壮美篇章。
一、陕甘宁边区的第一个地委组织
中共绥德地委旧址背靠疏属山。1924年11月,李子洲等人在绥德县的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建立了陕北第一个党小组,疏属山下的道观九真观成为党组织活动的地点之一,也成了后来绥德地委的所在地。
进入绥德地委旧址,这个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的古建院落已修缮一新,方方正正的院落显得肃静古朴,院内的窑洞及道观建筑,已经按照当年绥德地委机关的办公场景进行了复原。
“这里是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民主人士在这里了解党的政策;这里是地委宣传部,当时百姓喜闻乐见的《抗战报》就是从这里诞生;这里还有组织部,在整风运动中,陕甘宁边区绥德师范学校的调干生经常到地委组织部汇报工作,组织部的同志也经常找绥师的调干生和学生代表在这里进行座谈。”绥德地委旧址负责人蒲鹏走过一孔孔窑洞,娓娓道来。
1941年1月,中共绥德特委改称为中共绥德地方委员会,成为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第一个地方委员会组织。在中共绥德地委的坚强领导下,当地的各级党组织迅速恢复,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军民欢欣鼓舞,呈现出一派朝气蓬勃的繁荣景象,干部群众意气风发,斗志昂扬,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迎接全国的解放作出了巨大贡献。
二、开明绅士走上政府要职
在中共绥德地委和习仲勋的直接领导下,绥德分区整风审干的甄别工作进行得果断、扎实、彻底。在“抢救”运动中,地委坚持以积极负责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作风,保护了大批外来的知识分子干部。
经过整风,绥德分区锻造了一批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开展,为将绥德分区建成为陕甘宁边区的模范分区奠定了人才基础和组织基础。
习仲勋在担任绥德地委书记时,正值边区各地全面贯彻执行党中央“三三制”民主选举时期。在习仲勋的领导下,1944年冬,绥德分区6县先后进行了选举,共选出议员846名。著名绅士霍祝三担任了绥德县县长,原国民党八十四师旅长刘杰三连任三届边区参议员,知识分子姬伯雄也被选为米脂县县长。
由于以习仲勋为首的绥德地委模范地执行了党中央所制定的“三三制”选举原则,使一大批开明绅士、知识分子等能昂首走进政府机关并担任要职,使我们的各级政权更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更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投身到边区的建设中。
三、办起近千个群众冬学点
一份1944年绥德分区冬学情况的统计简表显示,全分区办有冬学点905处,学习的人数达70715人。
而当时在全国很多地方,受教育还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这些成绩,归功于绥德县红红火火的冬学运动。
1942年6月25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关于调整边区各直属学校的决定》确定绥德师范为培养地方国民教育师资的中等学校,米脂中学为培养青年知识分子的中级学校。
1944年3月11日《解放日报》以《绥德国民教育大革新》为题,推广绥德教育工作的经验。习仲勋提出的“教育与劳动结合,教育与社会结合,教育与政府结合,教育与家庭结合”,得到毛泽东的赞赏。
1944年4月18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发出《关于提倡研究范例试行民办小学的指示》,要求将大多数小学交给地方群众办,做到每村有一个民办村学,在村学校协助下办冬学、夜校、识字班,尽力扫除文盲。在民办公助的办学中,米脂县高家沟实行了群众自己办、自己管、自己教,学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按照群众需要定,学生能写会算就毕业,被称为高家沟式。
四、绥德分区冬学课本。陕西日报记者 李羽佳摄
习仲勋屡次强调,必须经过群众,把群众自觉自愿的积极性发动起来,才能把冬学办好。如果有同志提起办冬学,开头便是“经费困难、地址困难、教员困难、学生困难等”,总怪冬学不能如愿以偿,这是官办的强迫命令作风,势必办不好冬学,并会发生很多困难;或者认为要民办就不必管,让群众自己搞去,这是一种不加领导的自流现象,也必然会使冬学办不起来。
“群众”也成为绥德县干部牢牢记在心里的关键词。地委历任领导人的坚强领导,留给绥德的除了扎实的经济建设基础外,还有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旧的精神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