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25 浏览次数:39
2025年,中国海油渤海油田垦利10-2油田预计将全面见产,这一“定海神针”级项目对海上油气田稳产上产、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更在关键技术上实现了国产化突破——其CEPC平台组块的管道防冻保温系统,大规模应用安徽环瑞电热器材有限公司的自限温电伴热带,成功替代进口产品!
图片来源中国海油视频号截图
垦利10-2 CEPC平台是中国海油在渤海湾垦利10-2油田群的核心处理与压缩平台,主要用于原油处理、天然气压缩、生产水处理及外输等作业。该平台是油田群开发的枢纽,实现了油气采集、输送、处理和增压功能。
垦利10-2CEPC平台的环瑞电伴热解决方案
垦利10-2油田位于渤海南部,平均水深15.7米,冬季低温环境下,原油、柴油、海水等管道极易因结冰或凝固导致设备停摆。传统进口电伴热系统虽能解决防冻问题,但成本高昂且供货周期长。安徽环瑞的电伴热技术在此背景下脱颖而出,解决了垦利10-2 CEPC平台伴热难题。
图片来源中国海油视频号截图
安徽环瑞为该平台电伴热系统提供了产品及设计方案,涉及了2万余米管道,150余台各类设备,覆盖了原油工艺管道、天然气处理系统、仪表与控制系统、消防与安全系统、生产水排放管道、甲板排水系统等20多个系统,共计使用自限温电伴热带10万余米,解决了管道或设备因低温结冰、介质凝固或粘度升高造成的冻堵问题,保障了生产的安全稳定运行,实现了电伴热进口品牌替代。
国产替代的里程碑意义
环瑞电伴热在垦利油田的应用,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标志着我国高端工业装备领域实现了从“依赖进口”到“自主可控”的跨越。
打破欧美垄断,降低能源安全风险:过去,海洋工程电伴热系统长期被欧美品牌垄断。环瑞电伴热凭借过硬的企业实力,终结了关键设备“受制于人”的局面。成本优化,推动行业降本增效:进口电伴热带价格高昂,且维护成本高。国产化后,垦利油田可大幅节省费用,为渤海油田上产4000万吨目标提供经济支撑。
技术反超,赋能产业链升级:环瑞产品通过UL、CE、ATEX等国际认证,出口40余国家和地区,并参与制定国家标准。其技术突破有望带动国内碳材料、智能制造等产业链协同发展,为“中国制造”走向高端市场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图片来源中国海油视频号截图
展望:从渤海到全球,中国技术如何引领?
垦利10-2油田的国产化实践,为电伴热技术在石化、核电、轨道交通等领域的推广奠定了基础。随着国内电热技术的不断发展,国产电伴热技术将进一步向高温、高防爆等级场景突破,助力“双碳”目标下能源行业的绿色转型。
“国产化不是终点,而是参与全球竞争的新起点。”从渤海油田到国际能源巨头供应链,中国电伴热技术正以硬核实力,书写“替代进口”后的新篇章!
垦利10-2油田的国产电伴热应用案例,不仅是一次技术胜利,更是中国制造自主创新的缩影。它证明:在核心领域,中国企业既能“扎根本土”,更能“比肩世界”!(企业提供)
版权所有:安徽省电线电缆行业协会 皖ICP备16024220号-1
地址:合肥市包河区马鞍山路与南二环路交口加侨国际广场B座1001、1006室
电话:0551-66680617
传真:0551-6668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