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邮轮大烟囱的吊装到位,备受关注的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H1509船(“爱达·花城号”)在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2号船坞内实现了全船贯通的里程碑节点,全面转入全船内装工程、设备、系统调试下半场。

中国造邮轮再突破
从入坞总装搭载到全船贯通,仅用时不到9个月,“爱达·花城号”工期较首制船(“爱达·魔都号”)缩短了2个多月,建造速度比肩欧洲顶尖大型邮轮建造企业,标志着中国船舶工业在初步掌握设计建造关键核心技术的同时,向着系列化、精益化和高效化建造的大型邮轮2.0目标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作为全球最大、最复杂的单体机电产品,大型邮轮的设计和建造是高度系统化、集成化的巨系统工程,其线缆布置十分复杂。以一艘邮轮为例,其零件数量高达2500万个以上,而邮轮内部的电缆长度更是惊人地达到4600公里以上。4600公里电缆如同神经脉络般密布船体,足够绕行北京六环近30圈。
值得关注的是,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启用了全新定制的轻量化数字模型下现场平台,数字化管理能力更强,还结合了AR技术实现现场的可视化检验;推广应用移动端全三维电缆敷设技术,构建全面的DSP设计数据服务平台,显著缩短设计与建造周期,整体效率实现了质的飞跃。

“爱达·花城号”承载着中国船舶工业的进阶梦想。从近十年中国船舶制造业占世界造船市场份额的变化可以看出,中国船舶制造业在全球市场上所占的比重正在明显上升,2024年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三大指标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55.7%、74.1%和63.1%,继续稳步增长。中国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造船中心之一。
线缆支撑船舶工业
作为船舶配套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船用线缆的技术水平与产品质量直接影响船舶整体性能。国产大型邮轮的高标准建造需求,正推动线缆行业加快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的步伐。
伴随着大型邮轮项目的持续推进,国内线缆企业正加速产品研发,逐步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从“跟跑”到“并跑”乃至“领跑”的跨越。纵向水密封电缆、脐带电缆得到大量使用,低烟电缆和软线、船用电力电缆以及船舶用通信信号电缆也大显身手。特种电缆的国产化降低了制造成本,更为我国船舶制造业的自主可控提供了坚实保障。
中天科技装备电缆有限公司系江苏中天科技股份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致力于船舶及海工电缆等工业装备用电线电缆的研发与生产。公司研发的船舶海工系列电缆,具有优异的耐油污和泥浆侵蚀、阻燃耐火和防爆特性,广泛应用于FPSO、FPU、LNG、FLNG等各类深海油气船舶及海工项目。
江苏江扬特种电缆有限公司是江扬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核心子公司,专注船用电缆研发生产,已在行业精耕细作17年,并于2024年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此前,江扬特种电缆获得2.5亿元船用电缆订单,为16条可满载11000辆汽车的PCTC船(汽车滚装运输船)提供电缆。
近期,江苏联通智能控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功获得中国船级社(CCS)工厂认可证书。自此,联通智控线缆产品矩阵再添“硬核成员”。其船用线缆正式投入生产,为全球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提供更安全、更可靠的线缆解决方案。
上海南洋电缆有限公司创办于1931年,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此前,我国首艘自主研制的大洋钻探船“梦想”号在广州开启试航,南洋电缆参与了这一国之重器的建造,为“梦想”号钻探装备提供了石油钻井平台专用电缆等关键装备,为国家深海资源勘探开发和海洋强国建设贡献了应有力量。
来源 | 上缆所传媒
引用 | 人民日报、央视新闻、浦东发布、华东电缆、中天科技、扬州网、联通智控、南洋电缆等 |